课程思政是三全育人背景下职业学校培养培养适应社会需要、具备高度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技术技能人才的必由之路。常州市高级职业技术学校汽车工程学院以思政引领、能力导向为宗旨,进行专业教学上的探索和运用,针对五年制高职学生,结合专业特点、教学目标及教学实施过程等方面开展课程思政的研究与实践,将课程思政融入到专业教学实践中,创新地实施专业课课程思政教学,发挥课堂立德树人的主渠道作用,有效推进课程思政建设。

推进培养方案大革新,思政育人同向行

常高职汽车学院以专业为单位,以成果为导向,进行“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教学内容——课堂教学方法”三个层面的全员、全过程、全方位改革,通过开展企业调研、内部研讨等形式为培养方案的修订奠基,同时将思维能力、职业能力和社会责任感培养任务,细化到毕业要求,落实到每一门课程的教学目标中,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教学体系,推动课程育人体系形成,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知识体系教育的有机统一。

“两线、三有、四化”建专业课程思政模式

以典型课程汽车维护与保养为例,教学强调“两线并进”,即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国情时政、职业素养、安全意识、规范意识、工匠精神、劳模精神等为思政主线,以知识项目结构为专业主线,做到专业不减量、思政提质量。同时结合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特性,协同企业,实现职前职后人才一体化贯通培养,校企思政育人双主体。具体实施上,将文化课、技能课与企业“三岗”实习、岗位能力培训相结合,创新师徒结对型、网络大课堂、思政教育实践基地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方式,由校企共同设计人培方案、共同开展教育管理、共同实施考核评价,防止出现正态性的校内课程思政与松散性的校外课程思政脱节的现象。

“以终为始、逆向推导”探课程思政融入途径

在汽车维护与保养课程思政实践中,思政元素的设计采取反向设计思路,按照“以终为始、逆向推导”方式,从 课程教学目标倒推课程思政与专业技能的结合点,再提炼对应的思政元素,并设计思政元素的呈现方式,在此基础上,搜集初始教学资源进行加工、整理,编写 案例、制作教学资源等。

通过“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凝练和导入课程思政元素,将专业课程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学生人文素养提升、人格和品质的塑造等有机地结合起来,着眼于提升学生的政治认同和文化自信,引导学生把国家的发展需求和个人的前途紧紧结合在一起,真正达到培养适应社会需要、具备高度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技术技能人才这一职业教育的根本目的。

基于评价—反思—改进的课程思政新标准

考核评价是提质的关键,为了突破原有评价模式的主观性和片面性,在汽车维护与保养课程思政具体实践中采取了多向度的评价工具,以系统设计、过程记录、综合评价为主要方式,探索形成基于评价—反思—改进课程思政评价体系。

课程思政“教”的评价要基于学生思想发展这一核心,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改进,以保证“将课程思政融入课堂教学建设全过程”。围绕“效用性-可行性-适切性-准确性”四个维度,对思想政治教育元素的挖掘是否深刻,思想政治教育元素与专业课程知识的结合是否有机,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在教学中是否以及在多大程度上内涵式地融入了专业课程教学,教学的切入点是否合适,教学方法是否得当,教学语言是否合适,教学调控和评价是否合适等进行观测。在反思的时机选择上,该课程采取过程评价反思与终结性评价反思两种模式。过程性反思课采用“四边”模式,即“边教学—边评价—边反思—边改进”。汽车学院积极创造条件鼓励专业教师引入“教学观察”来帮助改进:邀请专家参加教学观察讨论并提出困惑—专家进入教学观察并形成评价报告—教学观察后基于会议的集体反思并提出改进建议。结果性评价反思更侧重于集体反思:横向比较—提出问题—反思不足—提出改进策略。

经过数年的创新实践,着力打造专业课程思政常高职样板,如今的常高职汽车学院专业课程思政理念深入人心,思政元素已成为专业课堂的必备要素,课程建设成果显著,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学院步入内涵建设和改革发展的新阶段。